學校簡介
"雙江中學",全稱是“重慶市云陽縣雙江中學”,始建于1956年2月,位于重慶市云陽縣雙江鎮(zhèn)濱江北路。
教學設施
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,與時俱進的雙江中學在各屆校領導的帶領下負重拼搏,開拓進去,幾度衰榮。改革開放以來,尤其是98年以來,學校黨政一班人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(fā),三峽移民,新縣城全面建設的絕好機遇,唱響了學校長足發(fā)展的主旋律。
學校占地45.6畝,已建成滋蘭院、樹惠院兩幢教學大樓,德弘、德鄰樓等三幢學生宿舍樓,綜合大樓一幢,教職工宿舍大樓2幢,建筑面積35000余平方米。規(guī)范標準的學生服務中心和集商貿、教職工住宿為一體的新綜合大樓已立項正在建設之中。
學校的發(fā)展尤其注重校園環(huán)境的同步改善。低矮的磚瓦房被逐步拆除;裸露的土路被逐步硬化;原先空曠的校園現已綠樹成蔭、鳥語盈誕;古典樸素的銘志亭,流光溢彩的書趣庭掩映在綠樹叢中,相映成趣;三省池內魚兒漫游,百年桂圓古樹挺拔蒼勁,煥發(fā)出勃勃生機。富有特色的新校門巍然屹立在雙江大橋頭,美侖美煥;講究創(chuàng)意,蘊含深厚文化內涵的梯道和文化長廊成為校園內一道獨特的風景。景色宜人,環(huán)境清幽的雙江中學,是理想的求學之所。 雙江中學坐落在云陽新縣城桂灣社區(qū),瀕臨澎溪河,扼守雙江大橋,西通萬州,北連開縣,水陸輻輳,交通便捷。是一所有著50年歷史的普通農村高級中學。
學校歷史
1956年2月,為順應歷史發(fā)展的趨勢,在原云陽縣雙江公社天宮大隊桂灣涂氏莊園內,開辦初中教育,原名云陽縣初三中,正式招收初中學生,由雙江小學代管,世稱桂灣中學。
1957年開始,雙江中學大興土木,擴大辦學規(guī)模,當時的建筑物均為平房,土木結構,多為蘇式建筑。過后,雙江中學沿襲舊制,規(guī)模發(fā)展停滯不前,1966年“文革”開始,雙江中學也組織學生進行了大串聯,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基本停滯。也曾組織文藝小分隊下鄉(xiāng)演出或到單位慰問,直到1965年才開始步入到教育教學中來。當時,雙江中學氛圍緊張,人心自危,直到“文革”結束。在1972年2月,雙江中學開設高中課程,學制為2年,1973年改為秋季招生,1974年有了第一屆高中畢業(yè)生。
“文革”結束后,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鼓舞下,學校工作走上正軌,于1982年5月17日更名為四川省云陽縣雙江中學。成為一所縣級重點高級中學,主要面向農村招生。
1984年以來,學校進入較快發(fā)展期,辦學規(guī)模逐步擴大。學校大興建筑,擴大校園面積,修建學生宿舍2幢,教學大樓1幢,教工宿舍2幢,綜合樓1幢。不斷完善教學設備,健全規(guī)章制度,完成了現代雙中的雛型。以“面各現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來”的教育思想為指針,高起點、高質量、高水平地創(chuàng)建現代化教育新學校。
1992年三峽工程上馬,云陽縣新縣城開工建設,雙江中學也隨著新縣城建設的發(fā)展完成了由農村中學向城鎮(zhèn)中學的轉型。
1998年8月,吳群先擔任校長以來,學校緊緊抓住新縣城建筑的契機,進入發(fā)展的快車道。實施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,實行校長負責制,教職工責任制等,確立了自主教育的鮮明辦學特色。以科學發(fā)展觀為引領,堅持以人為本,教育中努力激發(fā)學生的自我意識。培養(yǎng)自主能力,健全主體人格,增強學生的主體精神,促進學生“學會生存、學會求知、學會做事、學會共處”。幫助學生在志向追求上學會自強,在品格修煉上學會自律,在知識探究上學會自主,在生活管理上學會自理,在素質教育中錘煉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(yǎng)。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,遵循和探索自主教育規(guī)律,培養(yǎng)學生成為南向高遠、基礎扎實、素質優(yōu)良、特長明顯的新學生;發(fā)揚學校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建構求實、求活、求新的素質教育新體系,用堅定的信念,執(zhí)著的行動,實踐著素質教育的理念。培養(yǎng)學生主體人格,形成了自我完善的德育工作網絡;強化學生主體地位,形成自我發(fā)展的探究性學習體系;發(fā)揮學生主體作用,形成自我教育的班集體建設體系;激發(fā)學生主體意識,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實踐體系。
1999年開始,學校大興建筑,徹底更新校舍,拆除危房2800m2 ,綠化面積8000.00m2 ,修建亭閣5處,庭園式學校已名符其實。各種健身器械置于庭園中,健身活動如火如荼。學校常設42個教學班,常年在校學生人數2800余人。
1977年恢復高考后,,雙江中學為高校輸送了數千名學子。尤其是近5年來,教學質量更是穩(wěn)步攀升,高考捷報紛呈沓來。2000年高考,上線73人,其中重點9人,全縣文科10個重點,雙中獨占6人,縣文科狀元李小華為雙中應屆學生。2001年高考,在2000年基礎上穩(wěn)中有升。2002年高考,上線首次突破百人大關。高考成績首次突破600分。2003年高考,重點29人,一般本科146人,2004年高考,重點27人,一般本科260余人,2005年高考,重點26人,一般本科230人(系云陽縣普通高完中之和)。
雙中立足實際,內強外引,多次派人外出考察取經,以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。與重慶市萬州區(qū)第二中學、第一中學結成友好幫扶學校,與南溪中學,養(yǎng)鹿中學等校結成兄弟學校,無償奉獻自己的家珍。50年來,受到雙中培養(yǎng)錘煉的幾十位教師,到其他學校任教后均成為名師,如藍熙成、張建偉 、余乾明、李云峰、牟聯明等。有的還走上了重要的領導崗位,如胡恭仁、殷梅君等。50年來,受到雙中培養(yǎng)教育的數百名學生,成為全國各行業(yè)的杰出人才,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蒲云祥中將、張生、劉小華等。
1999年,雙中學生創(chuàng)辦了自己的文學刊物《雙飛鶴》,原云陽縣教育局長譚明煌。雙江中學注重師培師訓工作,不惜花費經濟精力,使雙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由以前的76%達到98%。雙中選送多名教師接受市、縣級骨干教師培訓,黃蕾、王儒凡業(yè)已成為市級骨干教師。2003年,雙中教師教研的陣地——校教研刊物的《酬勤》。
學校榮譽
雙江中學多名教職工獲黨和政府的獎勵,譚仁坤 獲萬州移民開發(fā)區(qū)高中教育質量先進個人;張永權、黃文鑫獲云陽縣先進教師稱號;汪超獲云陽縣優(yōu)秀教育工作者;雙江中學也多次受到表彰,雙江中學工會榮獲全國先進職工小家、重慶市“平安校園”稱號、重慶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、雙江中學團委獲重慶市“十佳五四紅旗團委”、黨建帶團建先進集體;重慶市國防教育先進集體;縣教研活動先進集體;
重慶市副市長甘宇平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,云陽縣縣長蕭敏同志題“若石如劍”刻石紀念?!皠諏崉?chuàng)新、追求卓越”的校風,“敬業(yè)、愛生、嚴謹、探究”的教風,“誠實、勤奮、求索、進取”的學風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雙中學子,為國家培養(yǎng)了數以萬計的各類各業(yè)人才。
2006年2月譚仁坤任校長以來,大興教育科研之風,嚴格學校內部管理,狠抓教學質量,積極創(chuàng)建“節(jié)約型”學校,使學校工作穩(wěn)步推進,體現出良好的發(fā)展勢頭。
學校師生正以實踐性、示范性、創(chuàng)造性為目標,秉教育改革之東風,堅持對外開放和科學的發(fā)展觀,抓住機遇,與時俱進,為實現云陽教育現代化而努力奮斗。